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Kulang.Lakih

技藝,記憶3|磯崎部落陀螺

文/林妤甄 Usay

影像/吳亦宸Kulas、陳睿亦Uyaw


天初曉,太陽光微微亮起,清晨四五點多的早晨是陳義盛平時的起床時間,他總是騎著一台黑色的金牌125出現在我們眼前,跳下機車後搖搖晃晃地走來文建站前的桌椅下,一坐下聊天便是好幾個小時。而現年七十六歲的他,是管理磯崎國小的負責人,所以人人都稱他為校長。陳義盛也曾擔任過磯崎村村長,所以對於部落裡的大小事都很熟悉,於是校長自然地變成我們在磯崎部落裡最貼近的嚮導,為我們傳遞各種關於部落的訊息。


▲76歲的陳義盛Uday,是管理磯崎國小的負責人,大家也因此尊稱他為校長


漂泊的流浪史:回歸磯崎

初中在花蓮市吉安國中就讀的陳義盛,在畢業後先是去台北和金門當兵,之後便去台北從事木工。陳義勝說做木工的性質常常會不定點跑,一件工程完工後就得往下一個地點。幸運的是,校長在從事木工一年後便受到長官的青睞,成為領班。於是工作內容改為監督其他的新進木工。在工作到了一定階段後,二十三歲餘的校長開始定期回來磯崎部落,並在此使開始參與部落的討論會議與豐年祭的籌備。


物換星移的磯崎國小

往磯崎國小的方向走去,向遠看去是一大片的草皮和海洋,近一點則會看到可愛的家路蘭字樣和兩位小童的彩繪。據校長說,關於我們現在所看見的磯崎國小,原來的校舍已拆除,並改建成現今的社區發展協會和文建站,原來的操場也設置了露天的桌椅,是供大家用餐及聊天的好地方。在長輩的介紹裡頭,我們曉得磯崎國小的繁盛時期大約有八十多位學生,那時候在科技尚未發達時,下課時的童玩變顯得格外重要。


陀螺 culen:童玩以及其神話淵源

校長第一次接觸陀螺的時候是小學的時候,是下課後和同學們的玩樂,甚至還會舉辦陀螺比賽,比一比大家的陀螺功力。有趣的是,校長除了擅長陀螺外,還會製作陀螺。而製作陀螺的技能則是由阿公及爸爸教授而來。


而在撒奇萊雅族也有則關於陀螺的傳說。傳說中有位叫做Botong的人,族人起先認為他很懶惰,但其實多數時候的Botong都在製作陀螺,想利用這些陀螺將奇萊平原翻土,而後族人們非常高興,收穫也很豐富。之後Botong更教會了族人運用於漁網來捕魚。族人為了紀念Botong將無私的奉獻技能給族人,故將其稱為「智慧之神」。而現在每年的父親節,磯崎社區協會會舉辦陀螺比賽,除了紀念Botong,也藉著陀螺的力象徵著父親的力,一同歡慶。


▲長輩們製作的陀螺


陀螺製作過程

先拿出一塊短木頭(大約直徑4-5公分),使用砂輪機開始將木頭底端磨成尖狀,再將上段的木頭修平和陀螺上端削成圓弧狀,中間留些弧度,最後在尾端插上釘子,一顆陀螺就完成了!


陀螺玩法

  • 步驟一 將綁陀螺線的繩子末段結靠在陀螺上

  • 步驟二 將繩子由陀螺底部開始緊密纏繞

  • 步驟三 以小指頭和無名指中間的指縫夾著繩子,在繞一圈繩子於手指頭上

  • 步驟四 將陀螺拿好後反轉過來,用力拋出陀螺在拉回繩子,一決勝負!


41 views1 comment
bottom of page